once.jpg

*喜歡這張顆粒大的圖片,有種薄暮的憂傷哀愁滲在其中。

 

 

  ,是什麼?我還不夠懂愛,難用筆墨形容。但今天,終於開啟收藏許久的DVD,電影《曾經,愛是唯一》(ONCE)。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會選擇「曾經,愛是唯一」來當作中文譯名。原文的「ONCE」,隱藏了許多意涵,從而,觀者可藉由該片自在地尋找解釋──曾經,我們在一起;一度,我們別離……看完電影,我問自己:「難道完美的愛戀是兩個人在一起才算圓滿?」

 

  曾經,我帶著遺憾與他別離,但現在回頭看,縱使只有短暫的交會,就夠我一輩子夢牽魂縈。也許那時起,我就懂了「愛」的雛形。只是太過年輕,覺得自己承受不起那樣的苦與酸,承受不起分離的痛,承受不起再也見不到面的決絕。於是,選擇逃避、墮落。終於在前陣子打開了這個沉重的心結,又邂逅這部電影。倘若當年入手後隨即觀看,或許這部電影僅被我列為「好看清單」之一,不會有如此強大的後座力。結局在我心底蕩漾、發酵,甚至泛進了回憶。

 

  最後,他們沒有在一起;最後,我們沒有在一起。但所有情感早在談笑之間交會,是心靈層面上的,連手都沒有牽過的。當男人問女孩:「『妳還愛他嗎?』的捷克語怎麼說?」女孩以捷克語回答:「我愛你。」

 

  那是最含蓄卻最具力量的告白,糾結在明白人的心頭。他們皆早已知道答案,始終有一方堅守著,沒有跨越那條底線。可跨越了那條線,又會變得怎麼樣呢?

 

  也許最美好的愛,不是我們在一起,而是我們沒有在一起──沒有時間去消磨彼此的熱情;沒有因為距離太近反而看不清;沒有肉體上的接觸,能保持綺麗的想像。

 

  《曾經,愛是唯一》呈現出紀錄片的感覺,使觀眾透過鏡頭隨著主角情緒起伏而移走,鏡頭不只是鏡頭,是以自己的雙眼去感受、確認故事人物與每個細節,並巧妙地間錯音樂、戲劇與話語,縱使是單純的故事主線也不覺枯燥。

 

  DVD上頭寫著,這是繼《愛在黎明破曉時》後的又一浪漫經典。但我想,這部電影掀起了另一種風潮,用音樂記錄愛情、用音樂心領神會彼此的世界、用音樂寫下戀人絮語。中心主題是音樂,以開場、連接、轉折甚至尾聲貫之。這是一部用音樂構築起來的作品,Glen Hansard的歌聲迷人,尤其吶喊的模樣叫人無法轉移視線;Marketa Irglova的和聲宛若夢裡的聲音,輕柔飄渺。她所獨唱的〈If you want me〉,句句都能勾起思念,思念誰呢?若你有相似的回憶,當這首歌響起時,就會有那麼一個人是被想念的……

 

  沒有結合為一的愛情,卻也不見得皆以「遺憾」來堆砌,在構築得完善、尚未崩塌前就已經結束的緣分,成了畢生最浪漫的片段時光。當你/妳想起她/他,會發現自己的嘴角上揚。

 

  愛情呐,直教人死生相許者不是唯一,也並非說轟轟烈烈方能刻骨銘心。終究,他們沒有在一起,卻攀上了彼此的心靈頂點,以萍水相逢的瞬間惦念永恆。

 

  ──在夢裡,迴盪一句:「我愛你/妳。」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十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