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月底看了一場法語片《烈愛重生》(De rouille et d'os/Rust and Bone)的試映會,本片於二月二十二日才正式上映。
整體來說,《烈愛重生》的節奏順暢,主支線分明,故事見好就收,但結局來得太過倉促,有種措手不及之感。演員方面,女主角Marion Cotillard是眾所皆知的實力派,與她搭戲的比利時籍男演員Matthias Schoenaerts挺讓我驚豔,尤其他在最後一場戲,將男人表面堅強、實而脆弱的模樣,表現得可圈可點。
不確定本片是否符合台灣觀眾的口味,雖然和去年大受好評的《逆轉人生》(The Intouchables)一樣走心靈勵志路線,但《逆轉人生》是以輕鬆歡樂的角度切入,與《烈愛重生》沉緩愁苦的起點大大不同。上述的兩部法語片我都蠻喜歡的,呈現出來的畫面與故事也都有水準之上。本次主要談《烈》片,別被中文片名給騙了,故事從頭到尾沒有什麼轟天動地的「烈愛」,但確有「重生」覆含其中。
此外,有兩點在《烈愛重生》裡也值得細細玩味、觀察,一是「藍色」、二則是「動物性」。
【藍色】
本片大量使用了「藍色」這個顏色,與「水」作結合,是相當鮮明的意象。藍色裡,有海洋、有憂鬱,這是堆砌本片的兩大元素。
海洋代表遼闊與無限,更有「新生」的意涵;傳說中,女神維納斯是從海洋誕生的,藍色汪洋賦予了愛與美的女神生命。片中女主角Stéphanie正是維納斯的化身,她本是性感尤物,男人皆為她顛倒。一次意外後,她失去雙腿,意志也一蹶不振。幸虧男人帶領她重回海洋的懷抱,讓她再次「新生」。失去光芒的維納斯,這才開始一點一滴地將屬於自己的「愛」與「美」收復。擁有愛情與美麗的維納斯,比受傷前的她更自信、更迷人,亦更堅強。
而憂鬱,是人類遭遇挫折後所生之物。但若征服了它,便會得到更強大的力量。如尼采所說:「那些殺不死我的,使我更強。(Was mich nicht umbringt, macht mich stärker.)」Stéphanie與Ali都是從逆境破牆而出的人們。面對困境,他們不退縮氣餒,反而在之中成長、茁壯。電影裡,瀰漫著一股淡淡悶鬱,令觀眾有時會為主角所遇之事感到乏苦,但見到他們終究化抑鬱為力量,原本凝滯於畫面中的冷藍色調,竟也有了同澄澈的天空藍般──輕鬆且寬暢。
【動物性】
再談一個很有趣的角色設定,Stéphanie是虎鯨訓練員,她知道該如何馴服、調教海獸(動物)。而頭腦簡單、四肢發達的Ali,天生好體格,有著用不完的精力,以當保全或打拳謀生。他似是一頭無人馴服的野獸。但此時,他卻遇上Stéphanie,一個對他而言意義重大的女子。不正好是馴獸者與被馴者之組合?當Ali發暴猛衝時,Stéphanie明白如何應對;當Ali節節敗陣時,Stéphanie只需一個眼神,便能讓他重拾站起的力量;當Ali消失無蹤時,僅Stéphanie清楚他終究會回來。馴獸師往往是最瞭解那頭動物心性的人。但偶爾也會發生她所無法掌握、預料之事。好比說,Ali對愛情、對性的思考模式,是Stéphanie無法認同的。不過,對Ali而言,那純粹就是發洩的出口,一種感覺、一種本能的啟動罷了。
愛情是需要以纖細的思維去想像的。直腸子的Ali或許還沒有打算定下,守著一個女人。但女人卻認為,已經發展到這步田地的兩人應該是一對。思想歧異的他們,因此有了一段冷靜的時間與空間。
我特別喜歡歐洲片對於性與愛的描寫,不制式化也不僵化,特別細緻、溫柔。或許不少人會認為,最後Ali及Stéphanie會在一起吧,但有趣的是,電影越接近尾聲,越沒有在愛情面琢磨,不是繞著這兩人的關係上打轉,反而給予開放的想像──像黏牛皮糖的如膠似漆?還是朋友以上、戀人未滿的曖昧不明?又或是如清水淡甜的紅顏知己?各種可能性,隨觀眾決定。而這,也是我喜歡《烈愛重生》的原因之一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