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iedan

  

  

  天幾乎全公司的人都跑去看了李安,我則選擇中國的獨立製片。六點下班,一路狂奔至光點華山(是真的,不誇張),看著票上的位置,第一排第一號,我故意選的。沒想到,那一排只坐我一人,害我在映後影人座談時好尷尬好害羞。

  

   看完電影,我深深認為,狂奔到快要累死真是值得到爆炸!細想想,我挺喜歡看獨立製片,用俗語來說就是冷門電影;可比起歐洲的獨立製片,中國的獨立製片我實在接觸太少。華語電影這麼多,但除了《一個都不能少》、《那山那人那狗》,我實在想不起我還看過什麼「獨立製片味」濃厚的中國電影。

  

   《鐵蛋兒的情歌》(又名《美姊》),是一部充滿鄉土關懷及生命力的作品,我不誇張,縱然「充滿生命力」這類的形容用到俗濫,我還是得說,這部電影確是充滿了──生、命、力!

 

  觀眾可以藉《鐵蛋兒的情歌》一窺何謂「二人台」(相當原始的歌謠,個人非常喜歡這種「土味」),一窺陝北鄉村(比地理課本提及的窯洞,來看這部電影就覺得真實多了),方言流轉好有趣。實在不喜歡大放厥詞自以為地評論,我只能說,我好喜歡這部電影,能感覺到導演郝杰真的熱愛他成長的那片土地,他拍的是小人物,說的是小故事,沒有特別去描寫大時代的動盪或大人物的呼風喚雨,就是很樸實的農民故事。而正是因為真實樸拙,才造就《鐵蛋兒》如此動人。

 

  「二人台」最早就是把想說的話隨口哼唱出來(歌謠的原始樣貌),野氣、粗氣十足,也是其有趣之處。電影中的歌詞很露骨,但沒什麼大不了,我並不覺得有聚焦於「情慾刻劃」的上頭,因為那就是「人」會發生的事會說的話,簡單來說,就是「赤裸的告白」,不造作不扭捏,直接坦白告訴你──我要你,要你這個人。

 

  演員不用多說,非常棒。因為男主角馮四本就是在唱二人台的,他的嗓音極具穿透力;演他爹的人實際上也是他老爸,年紀雖大,嗓子也有點沙啞,但仍中氣十足;女主角葉蘭歌也唱得好,聽她說,她是跟著劇團生活一段日子惡補來的,我乍聽不敢相信,因為她的演出非常嫻熟,方言也說得好(她其實是川妹子耶!)。

 

  電影方面,先來總結一句:「《鐵蛋兒的情歌》是部相當具有鄉土情懷(說「關懷」也不算錯)且充滿生命力(用到俗濫,但真的非常貼切)的作品。」而映後的影人座談,是我這兩年跑影展,覺得最有互動最溫馨可愛的一場,許是由於沒有語言隔閡之故,因此可以看到觀眾們對導演還有演員的話有「立即的」反應,而不是透過翻譯(其中語意可能疏漏或錯誤或是有所出入)慢半拍地大笑或應合。

 

  導演郝杰是個好有趣的人,我想像的導演是老頭(這我和導演說了,坐在他身旁的葉蘭也說:「對對對!有人也以為導演是個老頭子。」),但其實相去不遠,導演該是有個老靈魂的,不過他很有熱血!他走到台前時,我以為是影展的工讀生還是男大生要來發言之類的。等他一開口,果然是個熱愛鄉土又活在自己世界的人(絕無負面之意),他發表了「這個故事要是我沒拍,我活不下去(或『我會死』)」之類的言論,我一聽不禁莞爾,好認真好熱血好忠於自己想表達的事物的一個人(其實我相信任何一位真心真意從事藝術的工作者都是這樣的)。

 

  聽說《鐵蛋兒》年底才會於中國上映,郝杰說希望別上個兩天就下檔了,因為沒有人幫他說話,所以希望觀眾朋友能夠留些話給他們,也讓之後的觀眾可以有個參考依據之類的,反正就是這樣的意思。於是乎,導演的合作搭檔、他上一部作品《光棍兒》的監製先生便錄製了參加這場放映的觀眾們感想。三八不才鄙人在下我也情不自禁發表了一小段,但我現在只想抓著自己的頭髮尖叫(雖然自己認為沒有不妥)。但是,看倌呀!《鐵蛋兒的情歌》真是好看到讓我想把郝杰的《光棍兒》給找出來看;好看到我想要看中國其他的獨立製片(但因為複雜的兩岸情結,想也知道,比起歐洲的小眾電影,這更不容易在電影院裡欣賞),好看到我都想來唱個「二人台」了!

 

  今年的金馬影展看到不少中國獨立製片,每部都感覺很不錯,但為了不讓荷包太過憔悴,我只選了《鐵蛋兒的情歌》,可它讓我覺得很充實滿足,這就是一部好電影所帶給觀眾最棒的感受。改日再來聊聊這部電影,待我先把今天的故事細細咀嚼好好消化吧。現在,就來聽個「二人台」,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戲曲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十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